当前位置: 业务 > 社工人才
福利机构推广社会工作应重视小组工作方法
发布日期:2011-06-08 14:25   来源:陕西民政   作者:    浏览次数:次   打印   保存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社会工作的优越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是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例,这里是弱势群体的“集中营”,传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根深蒂固,如何让更多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并受惠于社会工作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开展小组社会工作是一条捷径。它能够有效地传播社会工作理念和价值,形成社会工作专业化氛围,提升服务对象福祉,有利于社会工作的推广和深入发展。

  一、小组工作的定义及功能

  小组社会工作又称团体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利用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常见的有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支持小组、康乐小组等类型,一般具有矫正、预防、社会化、解决困难、提升能力等方面的功能。

  二、开展小组工作的有利条件

  福利机构开展小组工作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应该结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机构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活动环节。

  1、服务对象有需求。开展小组工作的基础是一群人的共性需求,他们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困惑,有类似的发展需求。比如福利机构的寄养老人,大多数年老体弱,深受病痛折磨,因此他们格外关注健康,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如何预防、日常生活如何保健就成了他们的共性需求。孤独是老年人的头号杀手,怎样让老人走出孤独困境,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可以让小组工作大展身手。福利机构的儿童、智障患者、精神病患者都有其不同类型的共性需求,例如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如何挖掘潜能、如何矫正不良行为等。因此,只要真心关怀这些弱势群体、倾听他们内心的呼唤,就能找到开展小组工作的基础。

  2、分区化管理便于开展小组工作。笔者走访了多家福利机构,发现一般都是实行分区化管理,即不同类型服务对象安排在不同区域聚居,例如自理老人、特级护理老人、智障患者、精神病患者、儿童都是分开居住,这样便于管理。分区化管理的基础就是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分区化管理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而这恰恰为小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便。能够有效提炼小组共性需求,设计更加贴切的活动内容,节约小组成员招募成本,便于组员交流分享,也降低了开展活动过程中的风险。

  三、开展小组工作的成效

  在福利机构开展小组工作具有很多显而易见的成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较少的成本让更多的人认识社会工作,受惠于社会工作。

  1、投入少,回报多。首先,小组工作采用“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一个社工辅导一组服务对象)区别于个案社会工作“一对一”的工作模式,能够运用团体力量影响个人的价值、态度、行为,促成个人和小组的转变,在时间和人力资源上更经济实惠。其次,在小组工作准备阶段、初始阶段,社工可以广泛开展社会工作目的、价值、工作方法的宣传,增强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本身的了解和兴趣。而成功的小组工作案例,能够为服务对象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势必有利于社会工作的深入开展。

  2、专业化,重实效。小组社会工作有专业的发展模式和系统的工作流程。不同模式有不同的目标、原则和操作技巧,我们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模式。在服务流程上,社工调研需求、设计方案、组织活动都很郑重,让服务对象感觉自己很受重视,活动很有意义。另外,社工根据小组准备期、初期、中期、后期及结束期的特点设计不同活动主题及环节,能够引导服务对象增强自我认知,促进人际交往,解决小组问题,达到个人和小组的共同转变。比如笔者所在机构很多老人很喜欢组员围坐在一起做小游戏、经验分享,认为很有趣味,能满足自己的倾诉欲望,又能加强邻里关系,融洽感情。一些老人受此启发,自发成立了“夕阳俱乐部”,开始了“助人自助”。

  3、人本化,共发展。开展小组工作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的过程。小组工作的初衷即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遇到的困境,满足人性需求。在介入过程中,社工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为组员创造表达、矫正的机会,促进小组健康发展。在小组工作的筹划、开展及反思过程中,时常会牵涉到机构多个部门的资源整合,我们可以适时灌输社会工作理念,引导工作人员改变工作方式,以服务对象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把开展社会工作融入到建设和谐福利机构、推动民政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总之,小组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有其自身特性,在推广社会工作过程中也有很大优越性。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宁波市社会福利院(光荣院) 朱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