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省民政厅: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时间: 2024-04-30 14:2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4月23日,陕西省民政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全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下基层、解民忧、暖民心”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月份到3月份,在全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下基层、解民忧、暖民心”专项行动,广泛动员7万余名干部职工下基层、进机构,深入千家万户,用心用力用情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精心组织动员 周密安排部署

省民政厅党组对开展好“下基层、解民忧、暖民心”专项行动高度重视,先后多次调度部署,推进专项行动。厅级干部带队深入市、县(区)进行督导检查,全力压实地方属地责任和民政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对专项行动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进困难群众家中、走进民政服务机构开展慰问、解决问题。全省2893家社会组织、2万名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专项行动中,开展活动2087场次,直接投入资金1562.89万元,投入物资价值148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60.38万人。

深入下沉走访 全力解决问题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协调联动,对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孤儿、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走访慰问,对低收入人口中未在册对象、退出低保对象、申请低保未通过对象等潜在风险人群全覆盖摸排。专项行动期间,全省各级共走访在册民政服务对象106.34万户,走访低收入人口未在册对象36.52万人、走访退出低保对象2.1万人、走访申请低保未通过对象2214人;新纳入城乡低保2.32万人、特困供养对象1.5万人;实施临时救助43.7万人次,支出资金2亿元。全省共慰问困难群众36.9万户,发放慰问金2670.57万元;收集困难群众需求1.73万个,解决1.72万个,剩余未解决的,主要涉及住建、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职能,已全部转交,正在加快推进解决。同时,排查“一老一小”等民政服务机构和福彩销售站点4952家,整改问题隐患1055个,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创新工作方法 提升工作质效

在专项行动中,各级民政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方法。西安市依托社会组织党委成立的9个党建指导站,组建9个市级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助力团,动员1600余家社会组织,直接投入资金380余万元,投入物资折价580余万元,受益群众10.9万人。宝鸡市在市区环卫驿站设立临时庇护避寒场所316个,在371家福利彩票投注点设立临时救助情报点,将城区67个小区安保队发展成为救助线索的“侦查员”。汉中市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医疗费用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特困人员在医疗救助和民政救助方面的政策标准,切实维护特困人员切身利益。黄龙县组建“关爱暖心”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专业服务队等三支队伍协同发力,全面走访排查困难群体。甘泉县开展“问领导班子、比实干促担当;问服务对象、比干劲看落实;问党员群众、比实绩展作为”的“三问三比”活动,压实党员干部责任,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统将结合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巩固专项行动工作成效,持续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紧盯问题整改不放松,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救助资源统筹不够、供需匹配还不精准等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既坚持点对点抓整改,又举一反三抓整改,以“小切口”入手,对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作风上找短板,从制度上找漏洞,把症结搞清、措施搞准,结合实际对相关配套制度及时修订完善,织密制度笼子。同时,组织开展“学技能、促发展,倡文明、树新风,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聚焦城乡困难群众,强化技能培训和岗位开发,教育引导困难群众自强不息、勤劳奋斗,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安排和春夏火灾防控工作要求,切实抓好“五一”“端午”等重要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提前谋划,及时优化应急预案,确保民政系统安全稳定。同时,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展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安全检查专项活动,并对专项行动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围绕“见人、见事、见效”,一件盯着一件办,一件盯着一件改,切实做到问题整改清零。三是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社会组织、社会救助、殡葬管理、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重点民生领域,全面查找存在问题、制度漏洞,严肃查处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全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