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首页>专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调查研究
陕西省民政厅关于印发 《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百县千镇万村”大调研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陕民发〔2023〕25号
陕西省民政厅关于印发
《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百县千镇万村”大调研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区)民政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
《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百县千镇万村”大调研活动的实施方案》已经厅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陕西省民政厅
2023年4月13日
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开展
“百县千镇万村”大调研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动“三个年”活动取得实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印发〈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省民政厅党组决定在全省民政系统开展“百县千镇万村”大调研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谋划推进民政工作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把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贯穿到调查研究全过程。省、市、县三级民政干部要深入107个县(区)、1316个镇(乡、街)、20191个村(社区),省、市、县民政部门压茬部署,实现民政机构、民政服务对象“全覆盖”,全面摸清全省民政工作“家底”,紧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下气力破解一批制约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建立群众服务需求、基层民政资源、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三个清单”,实现民政政策“一口清”,问题整改“一本账”,数字设施“一朵云”,管理服务“一张网”,加快推进民政信息化、社会化、规范化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推动民政领域调研成果更多转化为破解难题的思路对策和务实管用的政策法规,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工作部署在民政领域落地生根。
二、调研内容
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三个年”活动,深入基层民政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城乡社区、民政重点项目一线、城乡困难群众中去,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审计社会救助资金指出问题、民政工作实践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服务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的难点问题、存在风险隐患的焦点问题,深入调查、全面研究、靶向发力。重点从以下10个方面开展调研。
1.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4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锚定推进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民政部门落实“三个年”活动等工作走深走实进行调研。
2.聚焦提升基层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围绕民政“十四五”规划落实,推进民政重大项目谋划、补短板等问题进行调研。
3.聚焦构建“大救助”工作格局,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兜底保障水平进行调研。
4.聚焦实施积极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重点围绕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新体系,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调研。
5.聚焦加快完善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更好护航少年儿童美好未来,重点围绕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加强未保工作体制机制进行调研。
6.聚焦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围绕破解功能区和行政区职能交叉、政策落实盲区、理顺城乡社区职责、社会组织在助力重点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突破年中展现新作为等问题进行调研。
7.聚焦慈善事业更加有力促进社会共同富裕,针对我省慈善捐赠总体规模偏小、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围绕发展全民慈善、便民慈善,大力加强社会工作等方面进行调研。
8.聚焦深化社会事务改革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重点围绕加大殡葬领域乱象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婚姻登记、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等方面进行调研。
9.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大问题,重点围绕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强民政“三支队伍”建设、建设“幸福民政、智慧民政、清廉民政”等进行调研。
10.围绕本部门本单位改革“肠梗阻”难题、制约事业发展的积弊陋习,针对干部职工反映集中、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调研。
三、方法步骤
调查研究与开展主题教育统筹安排,分为6个步骤。
(一)抓实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同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同推动民政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同提高自身素质能力融合起来,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在改革发展中经受磨炼,学出使命担当、学出绝对忠诚、学出高强本领。采取“六个一”方式检验学习效果:一是研读一本学习教材。除规定必学必读内容外,每名党员干部要自选一本学习教材深研细读,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二是记好一本读书笔记。每人至少记录一万字读书笔记,每月进行一次观摩学习。三是每月写好一篇心得体会。每人结合学习内容,至少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适时组织研讨交流。四是组织一次专家辅导。对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上门释疑解惑。五是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精神洗礼,锤炼坚强党性。六是培树一批学习标兵。通过大学习发现一批学习典型,培养学习标兵,用榜样力量带动民政干部比学赶帮超,形成人人想学习、人人要学习、人人爱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细化实施方案。市、县民政部门和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党组织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开展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和工作计划。方案由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制定,本着精简高效原则,精准选定项目课题,科学设计方式方法,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各课题组调研日程、地点,严明工作纪律,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省厅机关厅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示范。要制定厅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
(三)深入开展调研。省厅厅级领导干部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同时,针对分管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高调研的科学性实效性。要组织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接地气,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了解群众的意见诉求,查找工作的差距不足,总结基层的实践经验。各调研组应在7月上旬前初步完成调研,后续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补充调研。要将日常调研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并长期坚持下去,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全年到基层调研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0天。
(四)认真分析研究。调研结束后,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要结合主题教育专题研讨进行1次调研成果交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特别是对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民政改革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客观全面分析情况,研究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对策措施。
(五)推动解决问题。7月底前,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强化对调研成果的运用,对经过充分研究、反复论证、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作为决策依据,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专项安排部署等形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
(六)跟踪督导问效。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领导批示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持续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走访回访,彻底根除老问题、动态解决新问题。要将大兴调查研究情况,特别是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和问题解决情况,纳入主题教育督导重要内容,作为年度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党委(党组)是调查研究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专门部署,科学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认真抓好推进实施,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各负其责,抓好分管领域和分管单位的调查研究工作,确保调查研究扎实有序开展。
(二)严明工作纪律。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折腾基层、不增加基层负担,对调研中违反作风建设要求和廉洁纪律的,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三)坚持刀刃向内。如实反映情况,坦诚提出建议,既要善于总结推广成绩与经验,又要勇于揭露剖析困难与问题;既要把原因理清,更要把建议提实;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事例说话。
(四)注重统筹协调。加强调研统筹,合理安排行程,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对涉及多个地区或部门单位的问题,上下协同、整体推动解决,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各地民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细化调研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及时将调研有关情况报省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