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以“四社联动”为载体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西安市碑林区,扎实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社区志愿者多元参与、有效互动的“四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调动社区各方同心聚力、同向发力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幸福感,也构建起社区治理新格局。
围绕“四社”功能定位
着力推进五项建设
在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全省开展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对23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的办公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使全区30%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超过500平方米,75%社区达到市级和谐社区标准,50%的社区达到省级标准,社区普遍落实养老服务站、图书室、心理咨询室、青少年活动站、志愿者服务站等公共服务场所。
在推进社区“两委”效能建设方面,提高“两委”交叉任职比例,提高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中民选干部比例,提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入“两委”比例,凡持证社工优先推荐参加社区“两委”竞选,形成“能者上、庸者退”的激励机制。同时,制定社区居委会便民服务事项等两个清单,让社区干部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服务居民群众。
在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方面,该区把孵化平台扩建到1000平方米,使入驻社会组织达到23家,还为这些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水电物业、项目管理、小型服务项目补助等服务,在已执行的12个项目中,惠及空巢孤寡失能老人、残疾人、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500多人。
与此同时,该区还注重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区已采集居民人口信息45万余人,拓展了便民服务热线的功能。今年以来,该区通过与当地大学联手,培训社工800多人次,其中,持证社工290多人,全区注册社区志愿者9万多人,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志愿服务项目。
以社区需求为导向
抓小抓细激发“四社联动”活力
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碑林区以社区需求为导向,通过抓小抓细,激发“四社联动”活力。该区在8个街道、30多个社区推广居民小组自管模式,凝聚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邻里守望、环境治理、文化娱乐等社区治理实践。
针对老旧小区环境卫生差的问题,各社区指导居民自治小区结合院落意见和建议,先后投入540.2万元,在66个小区和老旧院落开展路面硬化、绿植补栽、垃圾清运等整治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卫生面貌。
为满足社区差异化和个性需求,该区还在经九路等社区成立10个社会工作室,针对社区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个性化案例服务、社会工作者小组、社区服务站等专业的方法,使基层服务创新充满活力。
该区还通过建立社会组织“微平台”、创新社会组织“微公益”,丰富社区服务形式和内涵。在35个社区设立社会组织共享平台,实现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两方面的资源对接。该区还投入100万元福彩公益金,在全省区县中首家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确定老人编织课堂、流动儿童关爱、困境青少年帮扶等13个公益服务项目。该区还举办了社会组织公益沙龙,通过专家讲座、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搭建起社会组织交流分享、共同进步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