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红星社区推进社区治理纪实

西安市新城区红星社区推进社区治理纪实

时间: 2017-09-12 09:2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社区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如何通过社区治理,让居民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表达诉求渠道更畅通、感觉更平安幸福?“全国和谐社区示范社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红星社区的做法是: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开展以“暖民、富民、安民、乐民、益民、便民”为内容的“六民”服务活动,既为居民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解了不少难题,也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居民群众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从优化服务入手、强化社区治理的新路子。   用设身处地“暖民”   5年前4月的一天下午,社区原副主任魏美玲在驻地单位省乡企局家属院走访时,一位30多岁的妇女一脸愁容,拉着魏美玲的手说,自己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工作,丈夫的收入十分微薄,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魏美玲将这一情况带回社区,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这种情况带有普遍性,针对辖区双职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照管的实际情况,决定利用社区活动室创办“延习托管班”,每日安排两名社区干部专职管理,并利用多媒体为孩子们开展科普知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受到学生喜爱和家长好评。“延习托管班”开办以来,先后有上百名小学生在社区托管。   为帮助低保户及低收入家庭解决孩子的功课辅导问题,社区还积极联系志愿者,腾出办公室开办“爱心课堂”,每周利用两个小时为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爱心课堂”开办至今,辅导时间超过100小时,使辖区内14名困难家庭孩子从中受益。在年度评比中,红星社区荣获西安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用就业基地“富民”   红星社区创办了“就业实践基地”,为辖区内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介绍、创业咨询和贷款,提供见习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创业。通过努力,在社区登记和实践的8名大学生,在社区推荐下4名大学生走上了社区委员岗位,4名到个体企业就业。此外,社区还通过组织招聘会、扩大就业政策宣传、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无息贷款担保,提高辖区大中专毕业生的工作本领,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拓宽他们的致富渠道。   用平安创建“安民”   为给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生活环境,红星社区把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组建了一支40多人的“红袖标”队伍,在派出所帮助指导下开展联防联治;多方筹措资金,为铁六中家属院、省乡企局家属院、省政府家属院、西铁局党校安装了监控设备,实现辖区内监控全覆盖,形成完善的人防、技防治安防范体系。由于工作扎实有效,红星社区被省综合治理办公室表彰为“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   用文化活动“乐民”   文化活动是拉近居民和社区关系的纽带,红星社区每月都组织开展文化日活动,结合节日和特定时期的重点宣传内容,组织策划相应的文化活动,如春季开展老少字画展,收集由辖区内老年人和青少年创作的百幅字画,在社区15个宣传栏内进行为期一周的展出;组织辖区20多名骑行爱好者开展主题为“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的骑行活动,使居民群众既锻炼了身体,又宣传了环保理念;为提倡居民节约粮食,社区还组织了一场节约用餐千人签名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用社区教育“益民”   为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和社区的文明程度,红星社区开办了社区大学,免费为居民讲授书画、剪纸等知识和技巧,每周四、周五下午上课。为保证授课质量,还特意聘请了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西安中学退休美术教师杜永乾,一位是从小从祖母和母亲那里学到剪纸手艺的社区居民白菲菲。由于讲课内容符合老年人心意,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用温馨服务“便民”   为让居民生活和办事更方便,红星社区制作了“温馨服务卡”,将服务项目、联系电话等内容印在上面,发至各家各户,方便居民办事;社区还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为老年人提供送餐、医疗、亲情视频聊天等服务,为辖区内空巢老人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个性化、亲情化服务。   问及下一步推进社区治理的打算,红星社区书记兼主任郑柯说:“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对照‘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标准,把我们红星社区打造成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