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社区协商共治 激发多元参与活力

渭南市临渭区:社区协商共治 激发多元参与活力

时间: 2018-02-27 08:4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现在要办什么实事,实事怎么办,社区、街道办都要先听听我们的意见。”渭南市临渭区惠园小区的居民刘海莲说,“社区民主协商议事会真管事,老百姓有了主心骨。”   2017年以来,临渭区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区搭台、多方协商”思路,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四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打造了各利益主体依法协商、有序参与的民主治理格局,诠释了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社区民主协商议事   个个都是当家人   “小区车位严重不足,居民回来停车,晚了没车位,早了出不去,行人、自行车小心翼翼绕着走,小区绿化甚至毁了一半……”这是2016年春节,惠园小区居民代表提出的意见。没想到,社区工作人员随后就进小区调研。惠园小区建立之初,设计了80多个车位,当时,车位很富余。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导致车位严重不足。   “我们经过实地调查和后期论证,社区将这个问题列为2016年的实事项目,纳入社区民主协商会议事内容,最终确定在A区绿化带上改造停车泊位,增加200个停车位。”惠园小区物业主任郭可明说,“我们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车位改造,居民很满意。”这种民主协商解民生之忧的“阳光模式”,使得一批百姓身边的“烦心事”得以解决,居民群众在参与中真切地体验了一把“实事干什么和怎么干,自己说了算”当家做主的感觉。   物业和业主的矛盾纠纷化解,同样在胜利社区和谐小区协商解决。胜利社区居委会指导召开业委会选举大会,推选出业主委员会。社区干部和社区民警也对业主和物业的矛盾进行了及时调解,和谐小区又呈现出和谐有序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局面。面对这样的变化,社区书记孙书静感触最深:“选举大会的召开有利于保障业主的权益,业委会的成立也架起了社区、业主、物业各方的桥梁,成为业主反映心声的载体,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打下坚实基础。”   将“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发好自己的声音,才更便于解决群众诉求。临渭区通过居民代表、社区干部、物业、社区民警“四位一体”四方联动的方式,激发社区居民的最广泛参与,找到了一把建设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金钥匙”。   社区社会组织凝心聚力   人人都有归属感   在临渭区,社区广场舞队、艺术团、自乐班、合唱团等“草根”社团和微马、书画院、美术乐园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对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参与社区综合治理,尽力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内容来自社区、演员来自社区,表演者既有前来助兴的其他社会组织,也有生活在社区的普通百姓;既有社区居委会“指定”的文艺骨干,也有踊跃报名的名不见经传者,小品、相声、演唱、舞蹈、讲故事等,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临渭区财政局社区书记兼主任王洁,作为社区总指挥,率先垂范,带领社区居民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她看来,每一次社区文艺演出,都是居民才艺、社区形象的展示,都是居民关系增进的“催化剂”和正能量的“传播器”。   临渭区在“四社联动”中,各个社区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在新世纪社区,各社区志愿队带着红袖章,在小区不间断地巡逻,将小区垃圾清理掉,并拿起剪刀,修剪社区的花花草草;在四号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忙着为老人配送餐,帮老人洗头、吹剪……社区里的各类美术乐园,定期在社区免费教孩子绘画、写生,让孩子们在绘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收获幸福。各社区邻里互助队员,每天上门探望社区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主动帮腿脚不便的老人购买生活用品,帮老人办事等。这些只是临渭区社区协同共治、互联互动开展服务活动的一个方面。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发现老百姓的需求,引入社会组织对接服务,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社会组织策划项目具体实施,扩展了社区服务,体现了多元参与的理念。”   受惠者脸上灿烂的笑容,诉说着幸福的生活,这些社区居民实实在在的体悟,都得益于该区依托的“四社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行,初步实现了政府、社区、社会资源、居民个体之间互惠融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畅通了党情政意,凝聚了民心民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