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秦都区“六抓六促”开启社区建设加速度
近年来,咸阳市秦都区以建设环境舒适优美、服务设施配套、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社区为目标,按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品位做高、服务做实”的思路,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基础建设,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
抓顶层设计,促进社区发展科学化。为了适应新时代社区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秦都区在学习借鉴外地市先进理念和做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研究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1+9”系列文件。文件明确要求力争3到5年把全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抓资源整合,促进统筹推进一体化。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建立起发改、住建、财政和民政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全面整合各部门面向社区的政策、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捆绑使用,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社区,真正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抓分类指导,促进阵地建设高效化。依据社区特点,将全区社区分为老旧社区、新建小区型社区、村改居社区和单位型社区四类,实施分类指导,统筹联动推进。老旧社区通过改建、扩建、租赁等方式,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整体改造提升;新建小区型社区、村改居社区由开发建设单位按照一定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单位型社区则由所属单位按规定提供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力争达到老旧小区和单位型社区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新建小区型社区和村改居社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抓精细精准,促进布局规划网格化。结合区情实际,对现有社区区域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区共有城市社区103个,划分为近九百个网格,配备一千余名网格员。同时,优化网格资源配置,把组织设置嵌入网格、职责任务落在网格、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等各方面资源整合打包放到网格,打通治理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小网格”实现“大治理”。
抓项目支持,促进建设步伐最大化。建立年度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库,通过配建、新建、联建、改造、购买、租赁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批次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今年以来,全区投资28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社区19个。截止目前,9个项目已建成,建设面积近5000平方米,剩余10个项目建成后面积将超过6000平方米。
抓资金投入,促进服务群众专业化。将社区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纳入区财政预算,大幅提高发放标准,强化社区经费保障。建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扶持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快速发展。创新“7+X”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推行公益服务为主、低偿服务为辅的服务模式,做实做细各项服务清单,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便利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