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坚持“五个到位”高质量推进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制度的可及性和覆盖面,补齐低保边缘困难群体救助不足的短板。今年以来,武功县民政局严格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精心安排部署,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全力确保政策精准落实到位。目前,全县共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124户3886人,为低收入人口实行分类帮扶、确保不发生致贫返贫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武功县始终坚持将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先后多次深入镇(街道)督促指导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浓厚氛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培训会内容,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提前掌握政策要求。同时,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印发了《武功县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排查整改工作方案》,确定了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各镇(街道)先后通过召开安排部署会、培训会、工作会、推进会等形式,传达方案内容,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形成了上下齐抓、同频共振的工作态势。
二是业务培训到位。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这就要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吃透政策、熟知程序。武功县对12个镇(街道)民政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和民政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全面悟读《咸阳市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实施办法》,详细讲解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明确了镇(街道)具体负责本辖区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的申请、审核、审批等工作,为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政策宣传到位。为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群众参与度,武功县及时将《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宣传册》发放至各镇(街道)和村(社区),确保2018年-2020年建档立卡脱贫户中未享受低保、特困的群众和各村(社区)“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队员人手一册。在各行政村民政信息公示栏长期张贴《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宣传册》和《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实施办法》,便于人民群众了解掌握政策。同时,通过微信群、QQ群、武功县电视台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政策及“e救助”网上申办微信公众号,提高了基层群众政策知晓率和申请认定积极性。
四是分类认定到位。武功县严格执行《咸阳市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实施办法》规定标准,按程序进行申请、核对、调查、审核、审批、公示和录入。先行对享受“单人保”家庭、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近3年退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等对象进行重点排查认定。将低保对象中按重病、重残纳入的单人保家庭成员录入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系统;将近3年的脱贫退出户和监测户、申请过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未纳入救助范围的“三类”城乡困难人群列为重点,认真排查认定;通过扶贫、医保等大数据比对手段,对家庭出现困难的一般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排,将符合条件人群认定纳入。通过分层分类排查认定,确保了全县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对象精准,排查全面,审核审批及时,分类分批纳入规范。
五是督导考核到位。武功县注重发挥督导考核作用,成立了6个包抓督导组,督导组每周深入镇(村)巡回督查指导,与基层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了《武功县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每周对12个镇(街道)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和排名,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有效促进了排查认定工作迅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