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拧紧“六项保险” 保障民政领域安全

宝鸡:拧紧“六项保险” 保障民政领域安全

时间: 2021-09-23 15:5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民政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是老弱病残人员,特别是“一老一小”、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焦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容易触碰社会道德底线。今年以来,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形势和压力,宝鸡市民政局认真履职尽责,狠抓安全管理,拧紧“六项保险”,切实保障民政领域安全稳定。

建机构抓组织,拧紧“中枢运转”保险。组织领导是安全生产第一要务。今年,宝鸡市民政局及时将原局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为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各县区、各民政服务机构均成立了相应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组建成立了应急抢险队伍。领导小组定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及中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各项行动,切实发挥“中枢运转”职能,确保了安全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明责任抓落实,拧紧“安全责任”保险。压实责任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宝鸡市民政局制定了《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2021年领导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两个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局主要领导与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分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生产责任明确,重点工作心中有数。明确各民政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重督查抓整改,拧紧“定期检修”保险。督促检查是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今年,宝鸡市民政局先后4次组建工作组,由局领导、县级干部带队,对局属单位、各县区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现场督促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督促建立问题台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改彻底。通过不断的检查整改、查漏补缺,进一步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自我完善和提升,打造了宝鸡市儿童福利院等一批“设施齐全、运行规范”的行业安全标杆单位。

摸底子抓演练,拧紧“应急处置”保险。提高应急能力是安全生产长效推进的有效途径。年初对全市民政领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建立了设施台账,弄清了底子,查明了情况。全市各民政服务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地质灾害安全等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今年相继举行全市民政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民政服务机构地震、消防等应急演练约20余场次,2000余人次参加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应急处置能力。

浓氛围抓宣传,拧紧“思想意识”保险。安全意识是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先决条件。宝鸡市民政局采取“传统学习教育+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开展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局党组会、局务会多次对全市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民政机构做到“逢会必讲安全、逢宣传必讲安全”,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工作群、LED显示屏等各类宣传媒介,通过办板报、发宣传册、办培训班、知识竞赛、以案促改等方式,全方位加强安全思想教育。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共召开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动员会80余次,发布安全生产信息150余条,举办培训和知识竞赛1600余人次,“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共享”的安全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重长效抓制度,拧紧“规范运行”保险。制度建设是安全生产的长治之策。宝鸡市民政局结合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探索制定了《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区民政局和局属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各民政服务机构修订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内部安全规范运行,值班值守岗位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确保了一旦发生险情或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及时组织救援和处理。今年以来,全市民政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