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民政局:“四个聚焦”助力打造婚俗改革的鲜活样板

榆林市民政局:“四个聚焦”助力打造婚俗改革的鲜活样板

时间: 2023-08-03 10:4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举办一次集体颁证活动、选树婚俗新风模范典型、创编婚俗小品戏剧、组建婚姻家庭辅导队伍……近年来,我市以婚俗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引领婚嫁新风尚,围绕顶层设计、机构建设、思路创新、宣传引导等重点方面发力突破,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聚焦顶层设计,下好婚俗改革“先手棋”。把推进婚俗改革建设作为民心工程、系统工程,积极构建“党政领导、民政主导、群众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的婚俗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市级层面,建立了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工作机制和18部门职责,印发了《榆林市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移风易俗行动方案》,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村规民约、红白理事方面工作提出具体安排。县级层面,米脂县成立了婚俗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和章程。村级层面,推广建立农村红白节约理事会,全面监督移风易俗工作落实,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彩礼的标准、婚宴的标准、随礼标准、参加人数等内容,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形成了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婚俗改革工作格局。

聚焦机构建设,打好婚俗改革“阵地仗”。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是婚俗改革的前沿阵地,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作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米脂县把婚姻登记作为婚俗改革的首要环节,积极推进窗口业务提档增质。通过内设颁证台、誓言书等增强登记仪式感和幸福感。新增设婚姻辅导室、调解室等空间,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婚前辅导、情感沟通、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服务。推行“马上就办”服务模式,优化颁证服务流程,精简办事环节。不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能力和政策素养培训。通过向新人们赠送节俭办婚礼贺卡、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的形式,倡导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今年截止到5月份,共办理结婚登记265对,补办结婚登记208对,做到了“全规范、零投诉”。累计完成婚姻档案电子化39469条。2023年6月1日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

聚焦思路创新,当好幸福婚姻“护航员”。不断拓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力促婚姻幸福、家庭和谐,积极倡导婚姻家庭文明新风。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室,窗口设置“小红心岗”,工作人员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开展婚前指导、法律咨询、情感辅导等服务。截止5月底,调解和劝和152对,大大减少了非理性离婚现象发生,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以身边人、事、榜样为元素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戏剧,以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为典型带动形成良好家风,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各婚姻登记机构在“2.14、5.20”等结婚高峰日,精心制定登记方案,推出延时、错峰、预约等个性化服务,全力服务好新人需求,减少新人“为爱奔波”。

聚焦宣传引导,引领喜事新办“新风尚”。开展常态化宣传,让“婚礼新办、喜事简办”政策家喻户晓、氛围家家感受、好处人人皆知。创新结婚颁证服务,在结婚高峰日邀请地方领导、社会名人、最美家庭成员、金婚夫妇等作为特邀颁证嘉宾,增强结婚颁证的神圣感、仪式感和幸福感。宣传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尚。依托乡村集会,以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联系重点户”为抓手,将有适龄婚嫁青年的家庭作为宣传教育重点,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教育,开展拒绝高价彩礼婚前登记承诺活动;发挥党员干部、乡贤在婚事操办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规范教育婚介所、农村红娘等群体严禁哄抬彩礼标准,有效抑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以身边人、事、榜样为元素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戏剧,讲好家风故事,传播先进家庭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米脂县充分利用独有的家训资源,在杨家沟红色革命圣地、高西沟生态示范村举行集体婚礼、开展婚俗改革宣传推广活动,感受革命传承,弘扬时代新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