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印发“五社联动”试点工作方案

省民政厅印发“五社联动”试点工作方案

时间: 2022-04-29 14:5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为认真落实《省委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的“探索推进‘五社联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试点”要求,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日经厅党组研究同意,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五社联动” 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试点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为基础,以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和谐社区、幸福家园”、“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抓手,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和服务模式,通过实施“五社联动”,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要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完善市县乡三级培训机制,提升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能力水平;推动试点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进行规范化建设,面向辖区内居民开展专业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得到普遍推广,各类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化、常态化、规范化;试点乡镇(街道)及所辖村(社区)普遍实施慈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探索设立慈善基金,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方案》细化了八项任务。明确2022年至2023年为“五社联动”试点阶段,主要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平安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领域,开展专业服务。2024年开始,全省全面推行“五社联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实施社区服务项目过程中,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社会慈善资源为辅助,推进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助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方案》明确了试点方式。结合我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发展水平和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等实际,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逐步推动“五社联动”的全面实施。2022年省级首批支持25个试点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试点县(区、市)通过购买省市县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服务,指导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五社联动”,培育提升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

《方案》确定了职责分工。分别对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村),在“五社联动”实施中应履行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就工作计划的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社会慈善资源的链接支持、“五社联动”具体项目的执行和督导评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市级民政部门每季度向省民政厅报送“五社联动”实施和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规范建设进展情况,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方案》强化了保障措施。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加大乡镇(街道)层面各部门基层阵地融合的力度,逐步实现联动任务标准化、服务人员社工化、项目实施专业化,特别是试点县(区)要把“五社联动”试点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细抓实,强化工作调度,推动我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规范建设和作用发挥;通过搭建慈善资源、专业社工支持、志愿服务“三个平台”,做好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的统筹;通过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列支“五社联动”政府购买服务专项经费,争取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支持融合,整合民政各业务领域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等方式,支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会组织承接有关购买服务项目,鼓励慈善组织设立社区基金,实现各类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强化督导评估,加强对“五社联动”项目实施的监督,加大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的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并积极协调财政、审计部门对购买服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五社联动”试点取得预期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