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七夕」甜度拉满!三秦各地七夕暖情活动上线,共赴幸福约
编者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爱情、幸福家庭的向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陕西各地市民政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多样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七夕文化,助力婚俗改革,促进家庭文明建设。现将各地活动情况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七夕当天,全省婚姻登记服务温情升温,共有6763对新人选择在这个寓意美好的日子登记结婚,陕西各地婚姻登记处同步举办简约颁证仪式,为新人送上“婚姻第一课”;各地累计开展七夕主题活动62场,涵盖集体婚礼、民俗体验、婚俗宣讲等类型,线上线下参与互动百万余人次,群众欢欣踊跃,“浪漫七夕”与“文明新风”在三秦大地处处可见。
全省“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武功县举办
“缘定七夕·鹊桥相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省“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咸阳市武功县姜嫄水乡举办。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陕西省委、省妇联、省文联共同主办,中共武功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武功作为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姜嫄故里、后稷教稼台所在地。此次活动是传统节日与地域文化的一次深度融合,旨在通过精彩纷呈的文化展演和互动体验,激活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活力,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西 安
由西安市民政局指导,西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雁塔区委文明办、雁塔区民政局主办的2025年西安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暨雁塔区“如梦令·雀游七夕”婚俗改革体验活动在雁塔区婚姻登记处浪漫开启。活动现场还原经典古风场景,搭配沉浸式月老牵线、苏轼对诗、许愿灯祈福等互动环节,让新人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鲜活魅力。结合西安市“银龄行动”,非遗传承人现场解读“同心结”“合欢扇”等传统信物的情感寓意,设置了漆扇绘誓、香囊传情等沉浸式手作体验项目,邀请新人携手制作独属于自己的新婚礼物。现场同时启动了西安市“长安囍事·琴瑟同心”系列婚姻家庭辅导讲堂,为幸福婚姻保驾护航。此外,还免费为新人准备了限量版七夕爱情冰箱贴,开展“掌印传情·画里同心”专属掌印画、“笔落双影・简绘寄意”简笔画等活动,为新人送上新婚祝福。
宝 鸡
宝鸡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示范活动在理想共创文化科技产业园举办,近300名单身青年参与。活动通过诗词朗诵、传统婚仪展演、家风分享及互动游戏,展现中国式爱情的家庭价值。金婚夫妇分享“婚姻保鲜”心得,青年在“以诗为媒”、“缘定同心”等游戏中增进交流。全市13个县区2374个基层站点同步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活动,累计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
咸 阳
咸阳市民政局多措并举保障新人开启浪漫婚姻新篇章,全市各婚姻登记处开通电话、网络、APP等多渠道预约服务,引导新人错峰登记,提前锁定办理时间,避免节日当天扎堆排队。节日当天,各婚姻登记处根据预约量与现场需求,灵活延长工作时间,增设登记窗口并增派工作人员,提供“延时服务”,确保登记流程高效有序进行。从流程指引到材料核验,各登记处优化服务细节,全方位提升新人办事体验。
铜 川
8月29日,铜川市“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实践示范活动在新区花月荟举行。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徐崇林分享良好家风,古诗朗诵、知识问答、艺术家协会与实践站结对签约相继开展。"纳百川文明实践集市"同步开市,提供法律咨询、健康义诊、陶艺体验、非遗剪纸等服务。下午举办的青年联谊交友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践行婚育新风。
渭 南
相亲会上“刮”好运,你的缘分我“包”了(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七夕节前,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群众发布了《“婚事简办喜事新办”七夕倡议书》,倡导移风易俗,推行婚事新办;抵制高额彩礼,反对奢靡之风;传承家风家教,培树文明新风。各县(市、区)婚姻登记处发布《结婚登记业务公告》,对婚姻登记预约方式、地址电话、所需材料、办事流程等全面公开,引导新人提前预约,并通过错时登记的方式,避免领证新人“扎堆”现象。“与今年5·20相似,为应对登记高峰,全市11个婚姻登记处提前增设服务窗口、调配人员、延长办公时间,并提供线上预约服务,减少新人排队等待时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2月14日、5月20日、“七夕”等特殊日子,渭南市民政部门会提前筹备,检查维护设备,优化服务流程,助力准新人顺利领证,满意而归。全市各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提前上班、延迟下班,热情接待每一对准新人,确保符合条件的新人顺利办理结婚登记。
延 安
延安市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当地非遗特色,开展“文润红都”七夕主题系列活动。县级非遗刺绣传承人董丽丽现场教学,将传统针法与七夕元素相结合;市级陕北民歌传承人高世宏通过经典民歌讲述爱情故事,让群众在非遗体验中感受节日文化内涵。
榆 林
榆阳区以“金风玉露传佳话 喜事新办树新风”为主题的七夕文明集体婚礼在榆林市世纪广场温情举行,16对当天领证的新人共赴浪漫之约,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仪式中开启婚姻新篇。新人“领证+仪式”无缝衔接,以“便民服务”护航“幸福起步”,实现婚俗新风倡导与政务效能提升的双向发力。当日8 时启动签到迎宾,新人在签到处完成登记后,工作人员为其佩戴胸花、发放手捧花。开幕仪式上,榆阳区民政局领导上台致辞,阐述活动意义与婚俗改革理念。在音乐氛围烘托下,新人按主持人念名顺序依次入场,开启浪漫旅程。现场设置新人代表告白、集体宣誓、互换戒指等环节,全体新人跟随主持人宣读誓言,见证彼此承诺。活动最后,证婚人致辞送上美好期许,颁证嘉宾为新人颁发结婚证。
汉 中
共青团宁强县委联合共青团南郑区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民政局在昕途农场举办了“丝路青缘·一见‘青’心”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为全县广大青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拓宽单身青年联谊交流渠道。
城固县精心策划“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包括“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主题活动、“桔乡蜜意・缘定七夕”集体颁证仪式、“相濡以沫、'七'待有你”情暖社区活动等内容。南郑区、勉县也分别开展主题晚会、集体颁证、家风分享、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
安 康
为减少新人等待时间过长和登记扎堆现象,“七夕”当天,全市各婚姻登记机关提前安排部署,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落实排队叫号、秩序维护、现场引导等保障措施,以高效率和优服务力求让每对新人留下婚姻美好的回忆满意而归。安康市各婚姻登记机关精心布置了“七夕”主题登记大厅,设置“爱情打卡墙”“文明婚俗”板,同时还免费为新人提供玫瑰花、拍照纪念等服务。
商 洛
柞水县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主题文化活动。金婚夫妻分享相处之道,90后新婚青年讲述暖心故事,管乐合奏、花鼓表演、男女对唱等节目轮番上演,倡导忠贞爱情、家庭和睦文明新风。
杨凌示范区
杨凌七夕领证现场人气火爆(来源:杨凌发布)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以“文明实践+”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七夕主题活动。举办“丝路青缘”青年交友联谊活动,通过互动游戏和协作挑战为青年搭建交流平台,并举行集体颁证仪式,50余对新人参与,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新风尚;开展“弘扬时代新风 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讲,邀请专业律师解答婚姻登记流程和婚俗改革措施,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恋观,同时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干部群众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文明新风。
七夕节蕴含着丰富的爱情和家庭文化内涵,与婚俗改革所倡导的简约适度、内涵丰富的婚俗新风高度契合。我们倡导全省广大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家庭观,摒弃陈规陋习,以简约而不失浪漫、庄重而富有内涵的方式步入婚姻殿堂。全省民政系统民政将持续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婚俗改革,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文明、和谐、幸福的氛围中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