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政厅关于开展向“三秦楷模”国测一大队和巴山工务车间学习活动的通知

陕西民政厅关于开展向“三秦楷模”国测一大队和巴山工务车间学习活动的通知

时间: 2016-03-07 08:1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
  近日,省委决定命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西安铁路局巴山工务车间(简称“巴山工务车间”)为“三秦楷模”,并在全省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国测一大队、巴山工务车间是全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主要事迹如下:   国测一大队成立于1954年,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先进队伍,其测绘业务能力代表着我国大地测量工作最高水平,是我国基础测绘的主力军。自建队以来,他们发扬“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先后6测珠峰、2下南极、3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28次进驻内蒙古荒原、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5700多万公里,圆满完成了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重力测量、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西部无人区测图、海岛(礁)测绘、汶川地震后重建测绘等重点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陕西省先进集体”等荣誉,五十余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1991年4月,国测一大队受到国务院通令嘉奖,被授予“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并对全国测绘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殷切希望。    巴山工务车间位于镇巴县巴山镇,地处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担负着襄渝铁路81公里线路、78座桥梁、58座隧道的养护维修任务。成立37年来,巴山工务车间党总支团结带领干部职工脚踏实地履职尽责,安心山区科学养路,出色完成了我省每年5200多万吨物资、2100多万人进出川、渝、鄂的运输保障任务,创造了37年安全无事故的纪录,培育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巴山精神,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学雷锋示范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发扬延安精神先进集体”等42项省部级以上荣誉,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王庭虎、“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夏传康、“全国铁路最美青工”刘玲等多名省部级以上劳模先进,成为新时期铁路人的精神旗帜。   厅机关党委要求,全厅党员干部职工要向国测一大队、巴山公务车间先进群体学习。学习他们在党爱党、在党为党、矢志奉献的伟大情怀,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努力在报国为民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脚踏实地履行责任、竭尽全力创业创新,用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诠释职业理想。学习他们情系人民、不畏艰苦、甘守寂寞的高尚品格,轻名利、重品行、讲奉献,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    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各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开展向国测一大队、巴山公务车间学习活动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三秦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自觉以先进群体为榜样,把学习热情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为我省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共陕西省民政厅直属机关党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