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西安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455个,其中养老机构16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947个,覆盖率为84%,农村幸福院1340个,覆盖率73%。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
西安市促进养老事业发展亮点工作
一是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着重从法治保障、设施规划等方面,不断加强政策创制,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二是养老服务市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大幅提高了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标准。对社会资本新建床位每张给予1万元补贴。先后引进培育中民、荣华、德瑞、天朗等10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440余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互助幸福院养老服务。全市168家养老机构中有134家属于民办。
三是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积极开展养老机构标准化试点和地方标准制定,先后承担中、省养老机构标准化试点单位10个,制定省市养老院服务质量地方标准8个。同时,不断加大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从2017年起,每年示范培训300名养老护理员和管理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5600余人次,逐步提升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在各级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中,西安市市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2019年2名选手获得全国三等奖。
四是探索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多样化。着力破解城市“养老难”的问题,全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建设,先后制定印发了“15分钟养老圈”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采取“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优化整合一批”的措施,扎实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圈”建设。目前西安市有2个区县、7个街道办、5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健康示范基地、街道、企业。
西安市解决养老需求创新尝试
一是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在多地开展了老年助餐。依据社区就餐摸底人数,结合当时市场价格,确定了易于被老年人接受的就餐价格(早餐3元、午餐7元),让老年人享受质优价廉的服务。
二是开展居家老年人适老化改造。通过为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住房安全性和无障碍设施等方面改造,改善居住条件、降低在家意外风险,推进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探索建立居家老年人探访制度。计划到2021年底,全市所有区县、开发区完成独居、空巢、留守、高龄、失能、重残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建立电子信息台账。到2022年底,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其他困境的居家老年人探访、帮扶、服务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初步形成,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
西安市养老工作聚焦重点
一是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按照“一区县一院、一镇街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的要求,推进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确保每个区县、开发区建成1所公办示范性养老院,每个城市街道建成1所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城市社区建成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二是实施养老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支持家庭承担养老服务,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技能培训,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推进住宅小区公共区域适老化改造,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推广老年助餐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采取“中心带站点、机构进社区、服务进家庭”的方式,全面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效。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切实提高养老服务智慧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医养融合服务品质,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三是实施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行动。加大养老护理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各类院校设置养老服务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开展院校与养老服务机构定向委培试点。开展各类养机构和个人评先活动,将选出典型推荐参与“劳动模范”“巾帼建功标兵”等评选,让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
四是实施养老服务市场发展行动。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和推广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发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企业、家政公司等服务企业及驻地单位面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
五是实施养老服务要素保障行动。多层次、多渠道筹措养老服务发展资金,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各类奖补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产业,逐步加大养老服务财政投入,要将不低于55%的本级福彩公益金留成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
未来,西安市民政局将继续坚持多元推进、多措并举,深化养老服务市场供给侧改革,加强设施建设,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健全完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设康养西安,实现“养、护、医、康、乐”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打造适老康养宜居城市打好基础,不断激发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