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陕民发〔2023〕94 号
发布日期:2023-12-07 09:48   来源:陕西省民政厅   作者:    浏览次数:次   打印   保存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医疗保障局、乡村振兴局、总工会、共青团市(区)委、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残疾人联合会:

现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陕西省民政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               陕西省医疗保障局

                                           陕西省乡村振兴局                 陕西省总工会

                                            共青团陕西省委               陕西省妇女联合会

                                            陕西省红十字会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3年11月20日


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3〕39号),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助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和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加快形成对象覆盖全面、资源整合统筹、流程方便快捷、服务优质规范、多元联动参与的综合救助格局,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切实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二、重点任务

(一)合理确定低收入人口范围。低收入人口包括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下同)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其他困难人员。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认定,按照现有规定执行。对于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家庭,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且医疗、教育等必需支出占家庭总收入超过60%的家庭,认定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其他困难人员包括按程序退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未满一年,获得临时救助未满一年,以及其他存在致困风险的人员。

(二)优化低收入人口认定程序。对申请对象实行一次申请授权、一次审核确认,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果,逐一对照低收人人口认定条件,符合条件的即可认定为相应类别低收入人口。对退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对象,在征得其同意后,无需重复提交申请资料,可直接转入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或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程序,符合条件的纳入相应对象范围。

(三)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拓展优化数据录入、数据共享、监测预警、数字监督、转办推送等功能应用,科学设置预警指标,为快速预警、精准救助、综合帮扶提供支撑。民政部门要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医保、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服务支持。各相关单位要通过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救助对象基础信息、实施救助帮扶情况和救助结果等信息及时反馈至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有效避免重复救助和漏救、错救。

(四)完善低收人人口数据库。各地民政部门要以县(市、区)为单位,通过自主申报、入户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采集辖区内低收人人口相关数据信息,逐级上传汇聚并动态更新完善。提高源头数据采集、核查、录入的准确性,确保信息完整、真实可靠。畅通优化申报渠道和流程,通过社会救助经办服务窗口、“e救助”掌上办等方式,方便困难群众自主申报。

(五)加强动态监测。各地要强化“线上监测预警+线下摸排核查”,落实分级预警、分类管理、限时核查等措施,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各级民政部门要将低收入人口数据与就学、失业、疾病、残疾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动态掌握低收人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县级民政部门要动员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组织、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等基层力量,发挥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作用,经常性走访困难群众,确保及时调整低收入人口数据变化信息。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委托社会力量开展困难家庭随访、协助申请等工作。对已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难;对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其家庭状况变化情况。

(六)分类处置预警信息。各地民政部门发现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的,要尽快按规定落实或商请相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落实相关救助政策;发现低收人人口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但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告知其相关救助政策和申办渠道,并将困难情形和救助需求等信息分类推送至相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处理;发现低收入人口可能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核查或商请相关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核查有关情况,符合终止条件的按规定终止救助;对于困难情形复杂的,可启动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一事一议”方式集体研究处理。

(七)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各地要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信息,按照困难程度、类型和急难需求,分层分类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时按照现行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给予针对性帮扶措施,切实防止规模性返贫。

1.基本生活救助。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相应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对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和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

2.医疗救助(含疾病应急救助)。对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给予全额资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其他符合资助参保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给予定额资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因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费用,按规定给予相应医疗救助。对符合疾病应急救助条件的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按规定支付。

3.教育救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以及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在校学生,按规定采取发放助学金、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贷款以及减免相关费用等方式,给予教育救助。

4.住房救助。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城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通过配租公租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优先给予住房救助;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优先给予住房救助。

5.就业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按规定落实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产业发展、劳务输出、车间吸纳、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就业帮扶,引导就业救助对象积极就业。

6.受灾人员救助。对遭遇自然灾害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按自然灾害救助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加强与其他救助政策的有序衔接,推动形成救助合力。

7.加强急难社会救助。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在急难发生地按规定通过临时救助或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情况紧急的,可“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发挥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及时研究解决重大生活困难或特殊个案等问题。

8.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各地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等服务;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

9.做好其他救助帮扶。对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可根据当地救助政策给予取暖补贴、殡葬费用减免等救助帮扶。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帮扶措施延伸至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

10.鼓励开展慈善帮扶。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引导、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财产、开展慈善信托、慈善项目和公益创投、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面向低收入人口开展慈善帮扶活动。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在政策、对象、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救助需求匹配对接,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样化救助帮扶。

(八)整合救助资源。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梳理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救助保障政策,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残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帮扶项目,加强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资源力量高效协同,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本地区救助资源项目清单,完善困难群众需求摸排、救助服务有效对接、救助结果跟踪评价等工作机制,增强社会救助政策服务供给能力。

(九)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会救助”服务,强化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应用,探索建立困难群众智能研判分析模型,健全常态化数据比对筛查、困难风险及时预警和部门联动救助帮扶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高救助对象认定准确性。

三、工作保障

(一)落实部门责任。强化“党建+社会救助”,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门要统筹低收入人口认定、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负责基本生活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相关工作。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医疗保障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相关专项救助工作。乡村振兴部门负责做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相关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根据职责或章程参与社会救助,开展社会帮扶活动。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状况、救助需求等因素,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合理安排相应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持续开展。

(二)强化能力建设。实施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综合考虑常住人口、社会救助对象数量、服务半径、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县(市、区)现有社会救助工作力量,完善社会救助基层工作机制,结合实际配备工作人员,积极推进县级社会救助综合服务机构建设,推行社会救助事项统筹办理。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完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全面建立村级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将社会救助主动发现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随时发现、随时报告、及时服务。关爱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提供合理薪资待遇、必要的工作场所及交通、通信费用。加强业务培训,打造政治过硬、担当作为、业务熟练、爱民为民的社会救助工作队伍。

(三)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监管,确保救助资金及时发放,不得挤占、挪用、截留或者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严查优亲厚友、骗取套取救助金等行为,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困难群众身上。申请或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或人员,应当按规定如实申报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规范社会救助公示公开程序,畅通各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健全落实纠错容错机制,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秉持公心、履职尽责但因客观原因出现失误偏差且能够及时纠正的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免于问责,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